>>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派团体
十五载真情帮扶 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民革宁夏区委会积极打造社会服务工作品牌
2023-08-17 09:23:00   来源:华兴时报

  “村里办了个‘积分超市’,听说不用花钱就能买东西。”

  “‘积分超市’是用积分换物品哩!”

  “我也听说了,哪天一定去逛逛!”

  ……

  这些天来,在兴庆区月牙湖乡海陶北村,“积分超市”成为村民们热议的话题,这一惠民举措的落地离不开民革宁夏区委会的真情帮扶。

  海陶北村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是上世纪80年代从海原县搬迁的移民村,下辖6个队,389户1532人。为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民革宁夏区委会因势利导,与海陶北村“两委”协商成立“积分超市”,旨在通过“积分超市”引领乡村新风尚、撬动乡村大治理。为推动“积分超市”成立,民革宁夏区委会企业家联谊会前期积极动员企业家爱心捐献,为“积分超市”提供启动资金,出资6万余元购买了米面油、洗涤用品等30余种品类的生活用品。7月12日,海陶北村“积分超市”正式成立,民革宁夏区委会主委王新军、月牙湖乡党委书记王立华共同为“积分超市”揭牌。

  “村委会根据有关工作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以户为单位进行量化积分,当积分达到要求分值时,便可以在‘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物品,以物质奖励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正能量。”海陶北村党支部书记马百柱说。村“两委”将结合实际,完善考评细则和兑换标准,建立健全出入库登记、张榜公示、定期盘点等制度,确保“积分超市”运行常态化、规范化。

  “民革宁夏区委会与海陶北村结缘15余年,这份情谊始终割舍不断、历久弥新。”王新军说。

  2007年,民革宁夏区委会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生态移民和扶贫开发战略决策,协调自治区民委等17个厅局和单位,选择海陶北村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并确立为民革宁夏区委会长期社会服务基地。2008年项目正式启动,2011年完成整体验收,通过整村推进、环境整治、产业扶持、项目入户、科技支撑等举措,投入各类资金871.29万元,完成24项扶贫开发任务,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预期目标。2011年,该项目被中央统战部、人社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授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奖”。

  经过多年努力和持续帮扶,如今的海陶北村住房、道路、人畜饮水、圈舍饲养等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据统计,2022年,该村集体收入突破2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比帮扶前增长了6倍。村人均收入和综合评价指标连续10年在月牙湖乡排名第一。

  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需要,是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与执政党同心同德、共创伟业的重要实践。作为着力打造的社会服务工作品牌,民革宁夏区委会十分重视支持海陶北村发展。

  今年上半年,民革宁夏区委会多次到海陶北村组织开展调研活动。4月中旬,调研组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及村民代表座谈交流,听取了海陶北村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务工、基层治理以及民生服务等工作情况和面临的困难,针对调研了解到的庭院养殖牛羊等项目缺乏资金支持、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等问题,民革宁夏区委会、民革银川市委会充分发挥“三农”和社会法治特色领域人才汇聚、联系广泛的优势,整合民革企业家联谊会等社会资源,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帮助解决,持续跟进特色养殖和庭院经济项目发展。5月中旬,王新军带领调研组再次到海陶北村开展调研,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及兴庆区委统战部,兴庆区水务局、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交流,协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该村做好村庄整体规划和土地集约利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营模式,完善产业链条,共绘乡村振兴的壮阔前景。

  民革宁夏区委会将进一步充分发挥界别特色和人才优势,积极协调职能部门,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智力帮扶、政策宣讲、产业技术指导、法律服务保障、公益捐助捐赠等方式,帮助海陶北村发展经济、壮大产业、增进和谐、实现共同富裕,力争将海陶北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间”、民革参政履职的“试验田”。 (记者 陈 敏)


【责任编辑】: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