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优秀提案

200

关于进一步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民盟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数字政府”建设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自治区政府按照全区一盘棋、一体化、一张网思路,明确全区数字政府的总体框架,加快完善提升云、网、数及共性应用支撑体系,形成统一布局、功能完备、基础牢靠、技术领先、有序开放的基础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测评中,2020年自治区测评全国排名第11名,银川市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14名(连续两年),西部地区排名持续第一位。

但由于受数据资源割裂与标准不一及行政管理体制影响,当前,我区数字政府建设仍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信息孤岛”问题突出。目前,我区各自为政、自建自用、自营自管的网络和机房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难度大,服务效能低,导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行政体制内部信息不对称、数据不贯通、流程不清晰、线上线下融合不够等,直接影响基层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是缺乏统一规范及技术标准在电子政务普及建设阶段,缺乏统一标准与规范,导致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各政府部门往往根据自身业务情况,选择不业务单位和公司进入,采用不尽相同的建设标准、软硬件平台、访问方式以及安全措施,不同业务单位和公司在建设之初便同时构筑起各自的“护城河”,严重影响数据共享的实现及其效果

三是专业人才缺乏,数据应用有待提升。因人才储备、技术基础、经济发展等影响,我区各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专业化人才缺乏良莠不齐,各地工作进度和质量不同,个别系统程序设置不合理,少有反馈渠道和整改落实。同时,部分区县数字平台受限于平台限制和操作实际,基层工作方式与传统方式融合难,如,基层干部手机动辄安装使用10多个政务APP,走访操作“先打卡拍照、再集中收资料、分系统录入数据”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数字设备、数字运用率低下。
      四是信息安全有待“堵漏”。数字政府建设为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提出了压力和挑战。部分数字化系统虽有安全操作规范,但缺少监督防范体系,信息面临安全隐患和漏洞。同时,系统“补丁”升级不及时、杀毒软件不兼容、特定人群个人隐私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也加大了数字化安全防控的压力。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数据管理效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整合、集中、共享”理念,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运作高效、统筹有力、整体推进”数字化政府的改革组织架构,成立宁夏大数据局。系统谋划数字政府的建设体系,打捆资金管理、统筹项目建设、协同业务开展,实现数字政府建设“一盘棋”。打通各部门关键业务流程和环节,从制度上建立起上级部门向基层政府回流数据的通道,免除或减少共享数据的审批壁垒

二是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加快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全甚至全国统一的、带有一定强制力的数据共享标准规范,包括跨层级数据共享服务数据接口、基础数据资源命名规范、数据资源基础字段规范等多个方面,支持国家、、市、各级部门在一个标准下申请、共享和使用数据。加快各层级已有数据共享平台对接,打通各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接口,优化数据申请和审批流程。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基层数字服务化能力。针对地方实际,统一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度倾斜资金、项目、技术、资源,加快推动实现城乡数字化政府“一体化”的发展。扩大跨政府部门的在线服务覆盖范围,以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为目标,面向个人与企业,集成网上大厅、实体大厅与社区网点等平台,推广“全网通办”、“一件事”主题服务、“惠企政策一次办”等服务模式,以灵活方式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在线服务,减少资源浪费和基层疲惫困境。

四是加强数据风险研判管理保障数据共享安全依托智库专家和技术力量,加强对政务服务数据安全风险的预测预警,合理区分敏感类信息与非敏感类信息。对于敏感类数据,建议进行数据脱敏后共享。认真研判共享数据的范围,成熟一批共享一批,不盲目铺开。完善政务服务数据治理规范,建立满足数据安全标准的工作机制形成安全闭环的的数据共享应用环境。


提案清单

序号 清单内容 补充说明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清单内容 补充说明 办理措施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明年待落实事项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