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关于加强我区奶牛养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汪泽鹏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近年来,国家对奶产业重视度不断提高,提出“奶业振兴计划”,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也多次强调奶产业的重要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六特”产业之一确定了“千亿奶产业”的规划。过去三年,我区奶产业年均增速接近30%,发展速度非常快。但与此同时,我区奶牛养殖技术人员队伍培养跟不上行业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专业人才缺乏。现代化高水平养殖技术含量很高,加之行业发展速度快,对技术人员能力及数量需求很大,同时由于养殖企业所处位置通常都比较偏僻,不受年轻人喜欢等原因,行业专业人才十分缺乏。目前牧场技术人员大部分为大专及以下学历,营养、兽医、繁育人员能力也不能满足高水平养殖的需要。二是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现代规模化养殖要实现精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化系统的支持。当前大部分经营管理者大数据应用认识不够,奶牛养殖数据、产奶数据、疾病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归集和分析,无法支撑我区奶产业向世界一流前进。三是产业工人培养不足。当前牧场员工主体为附近村庄的农民,如何将他们的意识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是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他们的生产技能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提高。四是社会化检测服务能力有限。检测技术是引领技术发展的前沿,我市奶产业的快速发展,亟待呼唤技术的更新与应用,以提高宁夏奶业技术核心竞争力。检测技术与发展模式有待完善与创新,诸如奶牛DHI测定、饲料检测等技术没有充分被应用,牧场认识度和参与度不高,在当前高成本养殖的条件下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牛只盈利能力、饲料利用率等技术难题不能及时解决。
为此建议:
(一)用“校企联合”的方式培养技术人才。大力支持企业提前介入到职业院校学生地培养中,提高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及热爱;大力支持职业院校介入到企业职工培养中,提升已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开展牧场在职人员学历提升及技能认定工作,设立在职学员班级对本市牧场大专以下学历人员开展教学工作与技能认定,按教学要求考核通过后即可毕业,从而达到基层员工技能提升的目标。
(二)加强普通员工技能培训。由农业农村厅、区奶业协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拟定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培训计划,内容包含疫病防控、良种繁育、精准饲喂、奶牛牧场信息化管理、企业管理等。充分发挥宁夏奶业现代产业学院、奶产业工会联合会、奶业协会作用,依托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等合作,加大奶牛养殖高质量发展人才引育项目支持力度,加强与伊利奶科院合作,加大“牛二代”培育力度。
(三)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引进国内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合作开展人才培育、技术指导、行业培训等工作,通过奶牛智慧化管理、精准营养、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与牧场技术人员联合攻关养殖技术难题,同时提高本地区技术人员水平。
(四)发展奶业社会化服务及第三方检测。强化与国内技术检测公司和高等院校的合作,提高管理人员意识,优化检测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使高效检测服务助力奶业发展。依托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开展社会化服务与第三方检测工作,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与培训,提高牧场对检测技术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提升奶业科学化技术管理水平。
提案清单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措施 |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