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关于积极打造贺兰山国家公园名片,助推生态工业文化旅游大发展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贺兰山南北绵延220公里,是全区“三山”生态治理的重点。一方面,贺兰山受独特的气候影响,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波痕石、节理、褶皱等地质现象,特别是石嘴山归德沟的天生桥、十三潭、七仙洞等地貌景观更是令人惊叹,具有极高的科普研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另一方面,有历史久远的古长城与峰火台、寺庙、贺兰山岩画、突厥古墓等文化遗产,更有保存完好的当代军事防御工事和工业遗产,人文资源丰富多彩。其次,“一五”期间,国家把贺兰山北部,也就是石嘴山市列为全国10个煤炭矿区之一,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宁夏投资兴建的第一个煤炭工业基地,石嘴山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历史悠久,发展生态工业文化旅游更具优势和潜力。
建 议:
我们要抢抓历史机遇,按照国务院和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意见》,准确把握好运用好国家支持贺兰山申报国家公园这一利好政策,加快创建贺兰山国家公园步伐,持续推进贺兰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将贺兰山裸露而集中的典型自然地质景观、遗留下的工矿遗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体现地三者具有响亮的红色文化品牌和人文景观资源要素叠加,整体推动贺兰山保护开发利用。一是盘活和保护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特别要积极创造条件,启动八号泉红色旅游开发,恢复原师部、营房、射击场、食堂等遗址,建设贺兰山精神纪念馆,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贺兰山精神,培育辐射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与六盘山长征精神南北呼应,整体推动宁夏红色旅游再上新台阶。二是拓宽生态旅游格局,打造“环贺兰山生态旅游”专线。开辟宁蒙两区“环贺兰山生态旅游”,串联起西部影视城、沙湖、贺东庄园、北武当、奇石山、宁夏工业纪念园、石炭井文旅小镇、贺兰山北寺南寺、通湖草原、沙坡头、黄河楼等一批国家5A级、4A级景区,组成沿山精品环线,冠以“踏破贺兰山阕”品牌,进一步拓宽宁夏全域旅游格局西向发展。三是利用贺兰山独有的工矿旅游资源和银汝铁路线极低的交通成本,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石嘴山生态工业文化旅游,让更多的游客在体验秀丽山川的同时,到石嘴山市体验工矿文化,入住特色民宿,进一步打造全区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的特色。
提案清单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措施 |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