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
深入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助力宁夏集群算力产业发展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算力基础设施作为各个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算力载体,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新基建”就是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我区积极布局新基建,宁夏中卫的数据中心集群先后获批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成为全国首个“双节点”城市。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是如何更好的推动产业发展仍然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围绕助力宁夏集群算力产业发展,建议如下:
一、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比例合理的三类算力集群
算力可以分为基础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从2021年全球算力分布来看,美国占31%,中国占27%,其次是日本、德国、英国等其他国家。美国的基础算力占全球35%,智能算力占15%,超算占30%,而中国这三类分别为27%、26%和20%。三类算力投入成本,运营成本均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中卫集群主要的投资来自于互联网企业,客户也是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具有市场化程度高,运营机制灵活的特点,在三种算力方面,智能算力比重过高,下一步,应该加强基础算力建设,使三种算力的比例合理,从而能为更多优质客户服务。
二、点上突破,做好冷数据存储工作
IDC数据显示,人类历史上90%的数据都是在过去10年间产生的,50%在近两年内生成的,预测到2025年数据量年均将以30%增长。一般来说,最近产生的是热数据,经历一周或数月后将转为温或冷数据,冷、温、热数据分别占累计数据总量约80%、15%和5%。 冷数据以存储为主,计算为辅;热数据以计算为主,存储为辅。“东数西算”使得算力设施的布局超越了数据中心枢纽的范畴,虽然设想东部与西部互为冷热数据的配对,但东部西部间如何划分比例?以广东数据中心规划为例,设计省内算力70%,省外算力30%,这与冷数据占比80%差别很大。为此,建议中卫数据中心集群立足冷数据的存储,积极对接东部对冷数据的存储需求,充分发挥中卫在能源、环境以及新型互联网直连通道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的空间布局,为东部数据传输与计算需求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打造以数据为纽带的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和“东数西算”新格局,将有效缓解冷热数据失衡和东部地区发展空间限制的矛盾,助力西部地区打造新的数字经济增长极。
三、优化网络布局,做好提速降费工作
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流量分布,数据中心内占71.5%、数据中心到用户占比14.5%、数据中心间占比13.6%。主备数据中心间的数据传输实时性高,不过每次更新的数据量不大,但对数据链路的可靠性要求高。另外,东西部数据中心间传输系统容量双向不对称。从东部定期将由热转冷的数据转移到西部,数据量大,但实时性要求不高。西部数据按需计算后的结果需要回传东部,数据量不大,但实时性可靠性要求高。因此,建议以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为抓手,优化互联网网间结构,优化数据中心跨网、跨省市、跨企业数据交互,提升在全国的网络地位;优化建设数据中心集群之间以及集群和主要城市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协调网络运营商把中卫升级为网络传输骨干核心节点,与深圳、杭州等地实现链路直达,减少数据绕转时延,提升至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地互联网直达链路质量,降低网络时延。
提案清单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措施 |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