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所有公开提案

560

关于加强宁夏葡萄酒产业品牌建设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科协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2021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281.44亿元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9位宁夏葡萄酒产业已稳步进入高质量与品牌化发展阶段

宁夏葡萄酒产业品牌建设存在问题

(一)品牌打造缺少统筹规划。“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品牌尚未形成强大的的品牌效应,宁夏产区在品牌打造上尚未形成统一的宣传标语、logo、VI形象等。

(二)缺少葡萄酒的话语权。作为世界葡萄酒第五大消费国,没有自己的葡萄酒评判标准。业界认可的有影响力的葡萄酒大赛多在国外,国内评委很少。国际葡萄酒的宣传推介潜移默化影响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选购认知。

(三)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宁夏产区葡萄酒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个性化。在酿酒葡萄品种方面在葡萄酒品种方面在葡萄酒酿造方面于同质化,对品牌打造十分不利。

(四)品牌宣传力度还不够。品牌宣传欠缺系统性、持续性,广告效果不明显。挖掘文化内涵不够。地方政府、专业协会作用发挥还不到位,资金和人力投入明显不足。

(五)商标保护措施不到位。对品牌、商标保护意识淡薄,运用法律途径保护商标的主动性不强。宁夏产区酒庄一共234家,建成114家,在建120家,使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的酒庄只有25家,对产品品牌提升带动作用不足。

(六)品牌营销力弱。宁夏本地城市没有相对集中的葡萄酒售卖场、酒吧街、品鉴活动场所,连锁商超中宁夏葡萄酒的品牌销售也非常有限,没有在市场上形成代表产区的广告用语和产品品牌。

    二、加强宁夏葡萄酒品牌建设的建议

宁夏葡萄酒产区及葡萄酒产品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打造尤为重要。

(一)乘好“国字招牌”的东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要借助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的“国字招牌”。一是把握好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二是加快开放交流合作步伐,借助国家部委在科技、市场、人才、品牌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二)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模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和生态融合统筹起来,结合《宁夏“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衔接落实区域“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做好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三)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建立或依托专业团队,对国内目标市场进行调研分析,科学分类制定持续性的、目标明确的产区中长期及年度品牌宣传和营销推介方案,指导酒庄企业定向参加。

(四)健全产品分等分级评价模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标世界主要葡萄酒国家(产区)产品分等分级体系,构建科学、严格、公正的宁夏产区葡萄酒产品中国评价分级模式和标准,率先建立适应国内消费者的品质评价体系,成立中国葡萄酒指数研究院,为消费者选购葡萄酒提供可视化的参考标准,提升国产葡萄酒品牌吸引力和公信力。

(五)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强产区酿酒葡萄种植土壤、气候与品种适应性,技术,酿造工艺与感官分析等专业领域深入研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酿酒师团队。集中优势资源和各方力量,整合领军酒庄(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品牌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做优精品酒庄。

(六)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加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的使用和管理,提升质量特色。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酒庄高质量发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探索挖掘葡萄酒产业文化符号,推动文旅产业与葡萄酒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擦亮宁夏葡萄酒紫色名片,增强国际市场对宁夏葡萄酒的认可度。


提案清单

序号 清单内容 补充说明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清单内容 补充说明 办理措施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明年待落实事项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