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重点提案

171

关于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近几年,随着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能够有效促进资源合理分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卫生事业人才良性流动,转变广大患者的就诊模式,提高地区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是实现资源上下贯通的有效途径,为解决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意愿低、缺乏严格统一的转诊规范、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不明确,联动机制难以形成,出现了一定的“虹吸”现象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医共体乃至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建议:

   一、整合公共医疗资源,真正实现医共体内统一管理。根据全区医疗资源分布结构现状,认真规划,由二级以上医院为牵头建设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做到“六统一”(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产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品耗材目录、统一药品耗材配送),真正使医共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医共体的牵头单位对成员单位实行层级管理,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任期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下设人力资源、财务审计、医疗质量、公共卫生、后勤采购、医保、信息化等管理中心,实施统一的运营管理体制。制定对成员单位的内部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办法,突出功能定位、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社会满意度等考核指标。医共体负责制定和完善统一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化作业流程。制定医共体岗位责任清单,使医共体内所有行政管理和业务岗位权责明晰,规范运作。强化成员单位的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建立统一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推动辖区内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逐步构建并完善医共体内质量和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三、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医共体内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以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原则,制定《分级诊疗实施细则》,明确各成员单位收治病种目录和上下转诊病种目录,打通病人转诊通道。医共体内牵头单位在自身提高疑难杂症、急危重症病例救治和科研能力的同时,发挥龙头作用,对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将部分科主任或技术骨干选派到基层医疗机构担任主要负责人,或组成技术团队与基层医疗机构开设联合病房、共建特色专科,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

   区域医共体的建设是回应群众呼声,使群众就近就医,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优质的诊疗和检查检验等服务的体现,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大力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就能建立更加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提案清单

序号 清单内容 补充说明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清单内容 补充说明 办理措施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明年待落实事项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