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荣参加政协会议
梁少荣,银川市西夏区政协委员、宁夏荣光科技集团董事长。出生在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省台山市,青年时期在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做访问学者,成为较早旅居海外学习充电的华侨。后来,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成为最早支援宁夏经济建设的一批支宁人,为宁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风从南方来 一片赤子心
2008年,梁少荣与宁夏结缘,他在宁夏考察时,发现西北五省区还没有一家LED生产企业,为了填补这个空白并弥补当地技术短板,梁少荣以开阔的胸襟和长远的眼光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子,创建了宁夏唯一一家集激光芯片技术、智能制造、机器人研发生产、3D打印机技术、半导体照明及智慧农业、“产、学、研、培、服、赛”六位一体模式,拥有50多项核心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宁夏荣光科技集团。
凭借着坚定的理念和敢于奉献的精神,梁少荣也相继担任了一些社会职务。他先后被推选为中国新侨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澳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照明学会农业照明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银川市工商联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银川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银川市西夏区政协委员。对于这些社会职务,梁少荣认为是一个企业家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2019年5月,梁少荣获得中国侨联“第七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二等奖,成为宁夏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身在国外的梁少荣始终牵挂着宁夏防疫设备及物资短缺的问题,于是他日夜奔波购置了一批价值六十多万元的医疗防疫物资,并克服了物资稀缺、运输困难等重重阻碍,历经20天后这批防疫物资终于抵达银川,顺利交由宁夏防疫指挥部发放到所需之地。
此外,在梁少荣的部署安排下,宁夏荣光科技集团先后投资600多万元,依托专业技术团队指导研发,并通过审批开始建设生产线,生产了紫外杀菌灯和红外感应体温检测装置。今年3月,梁少荣将新生产的装置分批送至银川市行政中心、宁夏工商学校、宁夏师范学院等,有效解决了这些地方相关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
这是一位中国侨界人士对祖国的回报之情,也是一位支宁人雪中送炭的温情,为此,他也荣获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抗“疫”模范的殊荣。
聚焦科技扶贫 加强职业教育
梁少荣致力于将人才培养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将供给与需求相结合,重视培养贫困家庭的子女,希望他们有更好的前途。在他的带领下,宁夏荣光科技集团长期注重人才的质量和结构,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通过LED研发生产实训中心和智能制造研发生产实训中心提供的高端设备,切实弥补了职业人才教学中“实践”和“经验”的短板,以双师制搭配“产、学、研、培、服、赛”的产教融合理念,为宁夏本地培育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每年可培育技能人才1200人次,培育双师型人才200人次。
长期以来,通过公司带动、社会扶持,不仅延长了宁夏荣光科技集团产业链、拓宽了产业覆盖面,更大幅提升了就业率,变“职业实训”为“订单式培训”。记者了解到,在校企合作中,梁少荣充分利用学校与集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将间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目前,宁夏荣光科技集团已与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业学校等多所院校进行合作,用“产、学、研、培、服、赛”校企合作的创新型模式建立了实训中心。今后,还将此模式推广至全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打造西部地区职业实训高地。
除了科技和教育扶贫,梁少荣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支宁人的涓涓爱心。他多次为贫困地区中小学捐赠教学设备,为盐池县花马池卫生院捐款捐物62万元;为养老院送去温暖捐赠物资50多万元。2001年至2015年,为宋庆龄基金会捐款捐物80多万元,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60多万元。
梁少荣说:“只有大家携手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宁夏的发展才会有牢固的基础,作为一名支宁人,我十分骄傲。”
(记者 王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