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潜心从教二十载 一片赤诚育桃李——访中卫市政协委员 中卫市第十二小学教师郭炜炜
2022-08-09 09:08:21   来源:华兴时报

  郭炜炜在写教案。(摄于2022年4月)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这是汪国真的诗句,也是中卫市政协委员、中卫市第十二小学教师郭炜炜从教多年的真切感受。她已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度过了21个春秋,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勤恳上进,用心育人是她这21年来工作的真实写照。

  ■ 用心守护教育 用爱呵护学生 ■

  19岁时,郭炜炜通过考试进入中卫市新北乡郭滩学校,开启了她的教育生涯。3年后调入中卫市东园镇新滩小学,随后考入中卫市第六小学,再到中卫市第十二小学,她从未松懈过对自己的要求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已到不惑之年的郭炜炜,患有严重的咽炎、风湿病,即使在常年身体欠佳的情况下,她仍坚守岗位。只要看到课堂上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心中就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时刻不敢懈怠。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以及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她对每个学生倾注了满腔热情,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用演唱、律动、表演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用自己的诚心和细心,换取学生的信心、家长的放心。”郭炜炜说,课余时间她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演讲比赛、合唱比赛,经常在老师和妈妈这两个角色中不断转换,用爱感化,用心呵护,对待他们,更要拿出百分之百的武艺去帮助他们,培养他们,让孩子们在关爱中磨砺和成长。

  ■ 牢记师者践初心 不忘教育担使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她多年来的从教理念,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用结合,总结提升中,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四有”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除了教学工作,还承担中卫市多次解说任务。2002年担任中卫县普九复检现场会解说员,2008年担任中卫市“两基”迎国检现场会解说员,2009年担任中卫市创强工作现场会解说员,2009年担任全区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解说员,2010年担任中卫市校舍安全现场会解说员,2011年担任中卫市校车安全现场会解说员,2012年担任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解说员。2022年担任沙坡头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现场观摩会解说员。每一次接到任务认真对待,把自己当成学校的“门面”、中卫市的“门面”,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课堂以外的工作。

  作为一名老师她深知,教师的言谈举止不仅处于学生的监督之下,而且还会被学生效仿。郭炜炜以身作则,在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摆在首位;坚持读书、坚持练字、坚持画画,在学校老师生病无人替代时,主动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书法老师……在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全程与学生一起参与劳动,共同进步;在叮嘱学生遵守校纪班规时,对自己和学生都严要求,强管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学科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里,根植于学生的血液中。

  每每站在讲台上,她都不曾忘记自己的梦想,不曾动摇过育人之心,凭借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永远充满无限热忱。本想在平凡的黄土地上收获一缕春风,却因为在平凡的课堂上潜心育人,获得了整个春天。

  ■ 沐浴教研洒春晖 高效课堂展风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在教研路上持续充电,不断学习,多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披星戴月,踏着夜色回家是她的生活常态。多年来,她注重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努力探索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规律。2010年参与国家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教研融合的策略》顺利结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多年的努力下,终于收获了属于她的“春天”。2004年被确定为中卫市第一届骨干教师;2006年被确定为中卫市第二届骨干教师;2012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2009年被共青团中卫市委授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其课例《快乐的泼水节》《那达慕之歌》被评为2018年和2019年中卫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白鸽》获2019年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2011年代表中卫市参加全区小学语文素养大赛获一等奖;2013年参加中卫市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19年被确定为中卫市第四届政协委员。2021年参加中卫市“奋进新征程,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获一等奖;2021年参加沙坡头区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2022年参加沙坡头区音乐教师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撰写的《启智润童心》《关于音乐课的一些思考》等5篇学术文章在《宁夏教育》《宁夏教研》《中卫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荣誉在身的她并没有止步不前,仍然致力于脚踏实地走好教学路。做最普通的老师,培养最优秀的学生。(记者 孙振星 文/图)


【责任编辑】: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