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心怀热忱倾心为民 向阳而生坚守初心——记兴庆区政协委员 兴庆区法院民三庭法官宋志军
2022-12-27 09:26:40   来源:华兴时报

  工作中的宋志军。

     宋志军,银川市兴庆区政协委员,兴庆区法院民三庭法官。作为一名青年法官,他一步一个脚印,至今已走过9年的审判历程。工作中,他刻苦钻研,勤学好问,一直用行动坚守着心中那份用法律守护公平正义的初心。

     心怀热忱 初心不改

  “从大学起,我便立志成为一名法官。”2013年大学毕业后,宋志军入职法院系统工作。他对工作充满热爱,每天9时20分开庭,一天要审理两到三个案件,几乎所有工作时间都用在庭审与撰写文书中,甚至休息时间也用来了解案情、撰写报告,在他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常常对新入行的年轻人讲,在法院工作,需要信念与热情的支撑……”宋志军说,现在随着老百姓法律意识及自我维权意识的提高,许多纠纷、不满都愿意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案件急剧增加,对工作提出更新的挑战。他们需要在极短时间里处理大量的案件,不仅是对能力的考验,更形成繁重的工作压力。

  案多人少、工作压力大,每年周围许多人转行做律师或者从事其他更好待遇的工作,但宋志军不为所动,坚定自己初心和信念,牢记肩负的职责与使命,继续在法院踏实工作,无怨无悔。

  不仅如此,法院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后,宋志军还被安排到疑难、复杂案件较集中的民三庭,近3年来,由他受理的各类侵权、房屋买卖、房屋租赁、医疗损害等疑难复杂案件达845件,审结近810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案件结案数、结案质效均居兴庆区法院前列。

  他曾先后审理涉北环批发市场摊位租赁纠纷、银川五中家属楼、民乐村、双庄村村民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等一批重大涉民生案件;涉宁医大总院、银川市医院等近50件社会关注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审理了王某诉马某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并层报高院,审判结果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在案件审理中,宋志军一直以“个案审理抽丝剥茧保质量,类案审理穿针引线保统一”为准则,为民司法、公正司法。因工作突出,他先后被各级法院系统授予“全区法院十佳庭审”“全市法院办案标兵”“先进个人”“办案能手”“调解能手”“优秀裁判文书”“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身处审判一线,常年的实践经验也让宋志军对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与领悟,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理论文章开花结果。2019年,他率先在兴庆区法院开展要素式审判模式,并推广适用;2020年疫情发生后撰写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审判应对》成为兴庆区法院类案审判指引;2020年申报《关于民事二审发回重审案件的统计分析》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统计分析重点课题,并被评定为良好等次;申报《关于我区法院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医疗鉴定疑难问题的研究》为自治区高院重点调研课题,并被评为良好等次;2021年参与兴庆区法院诉源治理调研课题并为执笔人之一。

   用情疏导 用法解惑

  宋志军的办公室里挂着一面锦旗,上面“热情服务、严格执法”8个大字赫然醒目,谈起这锦旗背后的故事也令人动容。

  “因为案件量太多,一般情况下,我们法官没时间和精力去听当事人过多倾诉,但那个案件特殊,让我记忆犹新。”宋志军说,2018年,银川某教育集团组织的开学军训过程中,一位初中生在跑步途中,心脏骤停,导致离世。学校和孩子父母未能在赔偿金额上达成一致,孩子父母遂将学校等单位告上法庭,而当时负责该案件审理的便是他。

  开庭前一天的早上9时开始,孩子父母就来到他的办公室,声泪俱下地讲述事件发生的过程及心中悲痛,直到中午,宋志军都没能吃上一口饭。但他并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认真倾听,悉心劝慰。临别时,孩子父母说不论案件结果如何,都十分感谢能倾听他们的痛苦。

  “原来去世的孩子是龙凤胎之一,当天另一个孩子也来了。后来,我主动与学校联系,希望对该事故进行调解。”宋志军说,在这个过程中,更令人动容的是,父母说孩子已经走了,他们希望将孩子的器官捐赠,面对如此悲痛,他们还能想着再为社会作贡献。当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将这个案子以圆满的方式了结。后来,宋志军不厌其烦地与学校领导多次沟通,不仅通过法律角度告知他们所需承担的责任,更多地从情理上进行协商。最终,学校充分考虑学生家庭的困难以及家长高尚的品德,商定了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赔偿数额。龙凤胎中的另一个孩子继续在学校接受教育,孩子父母为宋志军送来锦旗,学校也对他表达感谢。

  “通过这个事件,我当时反思了自己,平时应该更多地倾听当事人内心声音,而不仅仅只将案件的事实放在证据上。”宋志军坦言,那次事件给自己上了一堂难忘的温情司法课。自那之后,用“法”安民心,用“情”办民事,用公平正义温暖群众心田,成为宋志军的工作准则。(记者 马 敏 实习生 于晨曦 文/图)


【责任编辑】: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