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爱岗敬业勤耕不辍 担当尽责不改初心——访自治区政协委员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副院长杨文笔
2023-02-28 09:17:05   来源:华兴时报

  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杨文笔在采访中聚焦我区文化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杨文笔,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副院长。耕耘讲坛多年,杨文笔致力于区域社会文化研究,结出硕果累累,赢得桃李芬芳,在新时代展现出政协委员的学者风采。

  ■ 勤学苦读 坐好学术“冷板凳” ■

  人生的方向有很多,是顺应现实洪流,还是为了理想逐梦,这让很多人站在人生道路的岔路口踟蹰不前。对于2005年即将毕业的杨文笔来说,这同样是一个难题。大学期间,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的杨文笔所学专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但在大学期间,他却对历史文化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大量阅读了文史哲相关书籍后,他觉得作研究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还是毅然选择跨专业备考宁夏大学民族学研究生。

  以较高成绩考取研究生后,杨文笔并没有放松对自己要求,他深知作为跨专业研究生,理论素养比较匮乏,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夯实理论基础。“入学之初,我把自己需要看的书列了书单,遇到晦涩难懂的内容我就沉下心一点点琢磨,争取把理论‘吃透’。”杨文笔说,回忆起学习历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不是图书馆,而是田野调查的乡间小路,知识就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被吸收和消化。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仅上研二的杨文笔就发表了5篇核心论文,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还被评选为当年自治区优秀毕业论文。

  “即使已经博士毕业,任教多年,每天都要阅读的习惯仍然伴随着我,让我受益匪浅。”在杨文笔看来,做学问研究要耐住性子,还要勤奋好学、能坐“冷板凳”,还要俯得下身子,对学术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自博士毕业任教于宁夏大学后,杨文笔开始承担起了研究生培养的任务,2015年他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21年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不到十年来杨文笔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有15人,在研究生培养中,他坚持把好每一位学生的论文培养环节关,从选题、开题、田野作业、论文撰写、预答辩到答辩,每一项环节他都参与,在不断的启发与引领中,带领学生走上研究之路。

  除了理论研究,近年来,杨文笔还深入中卫市海原县对当地东乡人历史进行研究。“由于缺乏史料,很多人都认为这一群体没有历史,研究之初大家都不看好这一选题。”但杨文笔相信,有人的地方,就有历史,作为学者,需要有眼界朝下的自觉。为此,他多次深入村庄,与村民同吃同住,密切交流,并从老一辈人的口述中一点点记录整理出他们的历史演变脉络,最终形成25万字的著作,是发现历史的一次尝试。

  ■ 深入基层 做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者 ■

  在杨文笔看来,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更是在聚焦时代任务中,以服务社会发展发挥其价值。近年来,他不断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开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讲工作。

  作为宁夏大学宣讲团成员,也是区级宣讲团成员,杨文笔的讲台不仅在校园,还在政府机关,更在基层。每次宣讲前,杨文笔都会依据情况,认真消化宣讲内容,力争讲深讲透。“授课时我会尽量把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表达出来,还会把田野调查时收集的素材,改编成一个个‘接地气’的民族团结小故事,让理论知识能够润物无声地被大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杨文笔说。围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主题开展各类宣讲60余次,听众累计近万人。

  今年是杨文笔成为自治区政协委员的第一年,他感到既兴奋又紧张。杨文笔表示,他将倍加珍惜政协委员这一身份,进一步加强学习,主动研究,积极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切实承担起政协委员在新时代凝聚共识的使命任务,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纳紫璇 文/图)


【责任编辑】: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