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报道
自治区政协围绕“如何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专题协商综述
2020-10-12 08:54:47   来源:华兴时报

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自治区政协围绕“如何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专题协商综述

  根据自治区政协2020年协商计划,今年6月中下旬,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先后深入自治区相关部门以及固原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围绕“如何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了部分乡镇、村、街道(社区)、企业和学校,召开10场调研座谈会,收回调查问卷287份,力求取得实效。

  9月25日,自治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会上,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负责人对协商报告作了说明。9位自治区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协商议题交流发言。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民委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委员关切点,并就协商报告提出修改意见,会议达到了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效果。

  会上,自治区政协主席崔波认真听取了与会人员发言并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崔波指出,推进宁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民族团结工作对宁夏而言,就像空气和水之于每个人,须臾离不开。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要从长远和根本上增强文化认同,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自治区政协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把推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列为今年的协商议题,意义重大。

  “指尖上的议政”为协商打牢理论基础

  为认真落实“不学习就不调研、不调研就不协商”的要求,让委员知情明政,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调研前期,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围绕协商议题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分次推送到委员微信群中,并汇编成册组织大家学习。同时,在微信群中开展“指尖上的议政”,让委员们围绕议题随时参与讨论、建言资政,发挥了政治引领、凝聚共识的作用,为开展专题调研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5月27日,在专题协商调研启动会上,强调调研要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深入了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找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经验,增进共识,提出对策建议,就进一步推动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学习培训,委员们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参与调研的委员们纷纷表示,调研前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吃透相关政策,掌握相关知识,做足调研功课,才能更好地参与调研,提升协商议政的质量,让协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深入开展。

  从实从细开展调研增添履职活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创新载体,彰显示范引领作用。

  在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调研组了解到,近年来杨岭村党支部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湾乡党委副书记张顾杰说:“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就是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如今,杨岭村找到了产业脱贫的路子,初步形成草畜、旅游、养蜂等特色产业。通过示范引领、技术服务、金融担保、销售服务等方法,辐射带动周边5个贫困村各族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一路调研,一路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调研组对我区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我区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先后制定了《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政策保障、互观互检等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第三方测评,使创建工作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同时,我区积极探索“创建+乡村振兴”“创建+精准脱贫”“创建+全域旅游”等实体化创建新模式。在乡村开展“民族团结好、经济发展好、生活富裕好、乡村文明好、村容村貌好、民主管理好”主题创建活动,在社区广泛开展“社区邻里节”“一家亲”“结对子”等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爱我中华·同心共筑”等活动,创建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展。

  丰富载体形式让民族团结创建“入脑入心”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需要创新载体,其内容和形式要更加丰富。协商会上,委员们提到,在创建内容上,有的地方和部门没有丰富创建内容,局限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方面,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创建水平等内容缺乏系统谋划,对创建工作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差异性和同一性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在创建载体形式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多采用挂横幅、摆展板、贴标语等常规方式,利用新媒体新载体开展受益面更广、效果更好的创新措施少。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5.2%的调查对象不太了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12.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所在单位或社区开展民族团进进步创建活动形式单一,10.8%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网络空间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一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规划性和策划性不强,缺少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入脑入心的活动载体和形式,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创建活动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此外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按照老套路老观念来抓创建,新思路新举措不多,新载体新平台缺乏。部分创建示范单位存在“牌子到手,创建到头”情况,创建氛围淡化、创新动力不足,深入持久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后劲乏力。个别区级部门的创建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在本系统、本领域、本行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协商会上,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深入开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丰富创新载体和形式,让创建工作不断延伸拓展,彰显创建工作活力,是委员们达成一致的共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大交融大团结

  “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构筑民族团结工作创新和保障体系。”协商会上,自治区政协常委杨占武提出建议,要创新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充分发挥宣传载体作用,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拓展网络宣传教育空间,探索“互联网+民族团结”,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自治区政协常委张锋说:“结合考察学习和调研,我感受到要大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提倡并引导更多的文化学者,特别是党内文史专家学者,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馆等组织力量把新中国以来民族地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录下来,大力研究和宣传对中华民族有贡献的历史人物。”

  座谈交流时,委员们不约而同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及多渠道、全方位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等方面。

  大家建议,应积极引导和促进各族群众同村共庄、相邻共居,学生同班共校,插花式安置生态移民,让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理念融入创建工作的各个领域。在每年9月我区“民族团结月”期间,确定一天为“社区邻里节”,广泛开展时代特征鲜明、文化视角独特、民族内涵丰富、民众广泛参与的活动。不断丰富和活跃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文化内容,充分运用宣传栏、文明公约、社区微信公众号、文化长廊等方式,大力宣传群众身边的民族团结、助人为乐、孝老敬亲的故事和典型,形成各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有现状、有问题、有建议,委员们的发言引起了现场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重视。

  就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处处长杨玉龙表示,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充分运用大数据、新媒体技术打造实体化的宣传载体,利用各单位政务公众号平台,开辟民族团结专栏,制作微电影、微故事、微讲堂,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讲好各族群众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不断增强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扎实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推动创建工作重在平时,融入日常。进一步完善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动起来,共创共建。

  (记者 梁 静)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