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治区政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若干问题的建议”列入2022年度协商工作计划。6月下旬,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深入银川、石嘴山和固原三市调研。11月9日,自治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与会人员就协商报告(讨论稿)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广泛凝聚共识,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有准备有质量组织学习培训为调研打好基础
按照“不学习就不调研,不调研就不协商”规则,为了让委员知情明政,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聚焦协商议题坚持相关理论的学习,做足功课以保证调研取得实效。“专委会充分收集整理学习资料,梳理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文献,制定调研学习手册,提前下发委员学习掌握。”自治区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罗万里说。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既是政协的履职之要,也是价值和优势所在。”政协委员们表示,运用同心同向的政治优势、凝心聚力的团结优势、平等协商的民主优势、联系广泛的界别优势,不断提高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宁夏工作总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如何进一步了解我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情况,做好调研前期准备工作?自治区政协经过多次讨论,3月初委托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先期进行社会面调查,通过对五市就我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形成了《关于宁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调查报告》,从4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调研提供了参考。
为了帮助委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让协商议政更加有章可循,自治区政协专门邀请宁夏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宗教理论研究室副教授王荣为委员们作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辅导讲座,并多次邀请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委等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就我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情况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通过掌握政策、学习培训,梳理问题,协商拟定调研重点,为深入调研和协商议政打下了基础。
有行动有担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
“如何加强理论研究,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如何创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
调研组围绕调研内容,察民情、听民声,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探求解决办法。
在实地调研中,民宗委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学者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若干问题的建议”协商议题,赴银川、固原和石嘴山三市部分县区,采取实地考察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并走访了北方民族大学和宁夏育才中学,与自治区10个相关厅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调研组重点围绕我区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宣传教育,建立分众化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以哪些内容为主、如何引导各族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情况开展调研。
在银川市,调研组深入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育才中学详细了解如何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情况。在石嘴山市,调研组先后到大武口区锦林街道丽日社区、惠农区红果子镇、石嘴山市第四中学等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方面展开调研。在固原市原州区古雁街道小川子社区等地,红色书屋、四点半课堂开展的剪纸、工艺品制作等活动,给调研组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调研,委员们了解到,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主流媒体和互联网开展理论阐释、政策解读和故事宣讲,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或基地的宣传展示功能。
有价值有见地思想交融中凝聚民族复兴共识
既要把“金点子”亮出来,更要让“金点子”见行见效,成为助推我区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的“金钥匙”。
11月9日,在自治区政协召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若干问题的建议”专题协商会上,部分政协委员、自治区相关厅局负责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我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文化是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结晶。”自治区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达英建议,从祖国大好河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革命文化红色记忆、新中国辉煌发展历程、伟大杰出人物、文明生活习俗中提炼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意识。
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袁凤臻认为,全方位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在持续用力做好增进青少年文化认同工作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他建议,要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需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研究院院长马金宝建议,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在区域化党建联盟中的“轴心”作用,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推进社会治理互融互促、互联互动。
“应不断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概念、历史演进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夯实思想基础。”
“建议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要充分发挥融媒体作用,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
……
思想观点碰撞出火花,建言议政凝聚出共识。委员们立足专业岗位,结合调研成果展开热烈讨论,让这场协商会有热度、更有力度。
与会人员表示,协商的过程是集思广益、增进了解、扩大共识的过程,它将来自各条战线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最终转化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和共识,今后将继续立足我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协商报告,为推动我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贡献政协力量。 (记者 孙振星 纳紫璇)
宁夏人大网 | 宁夏政府网 | 宁夏纪监 | 宁夏党建网 | 宁夏财政厅 | 宁夏发改委 | 宁夏公安厅 | 宁夏环保厅 | 宁夏审计厅 | 宁夏卫生健康委员会 |
宁夏商务厅 | 宁夏农业农村厅 | 宁夏水利厅 | 宁夏人保厅 | 宁夏交通厅 | 宁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 宁夏教育厅 | 宁夏科学技术厅 | 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厅 |
宁夏民政厅 | 宁夏招商网 | 宁夏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