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报道
线上联通知民情 同向发力暖民心
宁夏“互联网+政协”平台互联互通12345热线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3-11-02 08:33:16   来源:华兴时报

  “每月组织人员对楼宇堆放杂物进行清理,并联合相关单位组成检查组对小区开展检查和夜间抽查……”9月19日,银川市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对自治区政协报送的一篇社情民意信息进行了答复,详细说明办理情况。

  这篇由自治区政协委员马俊提交的《尽快清理楼道杂物,排除消防隐患》的社情民意信息,从委员“发声”到“回音”用时仅5个工作日,建议回复准,意见采纳实,群众“心头事”迅速变成各部门的“手头事”,高效的办理效率让马俊十分满意。

  这篇社情民意信息办理之所以快,有赖于宁夏“互联网+政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互联互通,确保政协委员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及时上报,经分类整理后交由自治区相关部门和各市、县(区)承办,回应百姓关切。

  打通社情民意信息办理“快车道”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自治区政协突出社情民意信息时效性较强和“短、平、快”的特点,推动社情民意工作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逐步转变。

  “之前委员提交1篇社情民意信息,需要层层上报,办理时限至少在1个月到3个月。”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研究一室干部路文超告诉记者。

  2022年6月,宁夏“互联网+政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与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对接,打通了社情民意信息办理“快车道”。三级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在宁夏“互联网+政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后,各项意见建议通过平台迅速分类梳理后,转办至各相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并由具体承办单位及时向委员反馈办理结果。根据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规定,一般类社情民意信息各承办单位可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答复完毕,疑难复杂类社情民意信息期限内无法办结的可申请延期,15个工作日内办结,进一步缩短了办理时限,切实提升了社情民意信息的办理实效,助推政协委员履职工作通过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高效快速办理,提升委员满意度。

  “9月12日,我们通过宁夏‘互联网+政协’平台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莫让低俗文化产品毒害下一代》,当天就通过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送至相关承办单位。”民进宁夏区委会工作人员殷晓庆告诉记者。自治区文旅厅经过走访和实地查看后于9月18日进行了回复;9月21日,自治区政协对该社情民意信息办理结果进行回访,整个环节能真切地感受到快捷、高效,以及承办单位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

  双向发力打造为民服务新模式

  每一篇社情民意信息,大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小到百姓衣食住行,都与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两个平台的对接,实现了多方联动、双向发力,推进社情民意信息办理更加高效、问题解决更加到位。

  “今年以来,通过宁夏‘互联网+政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先后受理社情民意信息36篇,均为建议类,主要涉及交通管理、市政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目前已办结32篇,办结率及人工回访满意率均为88.89%。”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胡科说,宁夏“互联网+政协”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由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严把签收、退回、逾期等环节,以“人工巡查+自动提醒”方式重点监控,结果审核由自治区政协专人负责,延期申请实行双审制,即市级热线初审,自治区政协复审,确保社情民意信息闭环办理。

  胡科告诉记者,在转办件办理过程中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主动加强与自治区政协的联络,加强与政协委员的联系,实行交办、调研、沟通的办理方式,采取电话联系、电子邮件等形式,认真听取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杜绝敷衍应付现象,力促每一篇社情民意信息都办得快而准。

  今年办结的32篇社情民意信息中,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就近入学、电梯安全、冬季供暖等百姓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

  “随着金凤区周边新小区陆续建成,辖区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车辆逆行、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金凤区政协委员任佳在《关于加强新建小区周边道路管理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中建议,道路两侧加装监控设施,优化道路交通组织,相关部门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道路通畅,减少交通事故。对于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迅速进行调研,通过对车流、人流现场测试采取巡逻清理违停车辆、安装监控抓拍、改善进出口车辆冲突点、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建议修建升降式停车位等方式办理,办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委员,委员对办理结果很满意。

  记者了解到,从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到办结反馈,从委员提交到部门办理,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全流程跟踪,全过程监测、全环节督办,确保社情民意信息落地见效。通过办理一件诉求,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项机制,推进一域治理,以“12345”为针线,穿起“人民政协为人民”这条“热线”,形成“百姓吹哨、全社会动员”的局面,助力社会治理落到实处,人民群众获得实惠。

  激活委员履职积极性

  宁夏“互联网+政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时效性、精准度和含金量不断提高,社情民意信息办理反馈速度加快,进一步激发了委员履职建言活力,社情民意信息的上报数、采用率大幅提升。

  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参政议政处处长乔霞告诉记者,她提交的《关于维修森林公园路灯的建议》,相关部门答得准、办得实,提高了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真正起到理顺情绪、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作用,也大大激发了政协委员、党派成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活力和积极性,希望自治区政协继续探索拓宽社情民意信息反映与办理渠道,回应群众关切。

  自治区政协十分重视宁夏“互联网+政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对接机制。10月20日,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带队到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围绕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运维情况和政协社情民意信息转办情况开展调研。

  陈雍说,便民热线是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直通车”,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自治区政协要进一步打通宁夏“互联网+政协”信息服务系统与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数据联通渠道,强化信息共享、密切联系配合,变“单向”信息转办为“双向”信息互通,围绕民生领域和社会治理突出问题,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助力相关部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为增进人民福祉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 郝 婧 张海峰)


【责任编辑】: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