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报道
政协搭台委员合作 共助牛奶产业破局发展
2025-08-11 09:07:01   来源:华兴时报

  立秋已至,对于奶牛养殖场而言,玉米青贮关键期即将来临。全区奶牛存栏87万头,有着高达600万吨的“口粮”需求,然而,这背后却背负着2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

  日前,记者跟随自治区政协委员,银川市奶业协会会长、宁夏广德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宏伟走进宁夏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宁夏汇丰源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养殖基地。他正忙着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夏分行的负责人现场调研奶企困境,推动金融精准解渴。

  这场及时行动,源于自治区政协在宁夏牛奶产业爬坡过坎关键期搭建的纾困桥梁。

  当前,宁夏牛奶产业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阶段,上半年,全区奶业基础产能持续调减,生鲜乳产量236.05万吨,增幅较去年降低11.6个百分点,行业仍处于产能调整期。据国家奶牛产业体系专家预测,未来国内生鲜乳产量增速将持续放缓,预计三季度以后生鲜乳供需逐步趋于平衡,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李会长,您可得帮我们想想办法啊。”说话的是宁夏合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涛。“您看我这养殖场1500头牛一天要吃两吨料,青贮收不上来,冬天就得饿肚子了。”

  前不久,李宏伟走访全区养殖场和奶企。一圈走下来,他也跟着发愁:全区284家奶牛养殖场预计青贮收储资金总需求36.47亿元,养殖场可自筹资金约6.04亿元,金融机构已审批青贮贷资金3.29亿元,资金缺口27.14亿元。

  作为深耕奶业20多年的“老畜牧”,李宏伟十分清楚这笔钱的分量了。“宁夏牛奶产业能有今天不容易——北纬38°的黄金奶源带,黄河水灌溉的优质饲草,单产 8.6吨的奶牛,乳蛋白率3.35%的好奶,这些都是咱的底气。”李宏伟说。

  “企业找银行贷款,说不清青贮周期;银行想放贷,摸不准养殖风险。”李宏伟在调研中发现,这层“窗户纸”不捅破,资金就到不了最需要的地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奶牛养殖场贷款余额155.45亿元,但针对性地“青贮贷”比较少。

  调研结束后,李宏伟向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反映了奶牛养殖企业现金流不足和马上面临的季节性青贮收贮融资问题。专委会高度重视,积极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反映情况。

  7月11日,一场旨在为我区牛奶产业“输血供氧”的座谈会在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召开。李宏伟详细介绍了我区牛奶产业发展历程,细数产业配套建设、牛奶质量、存在的问题等。养殖企业及供应链企业代表纷纷发言,分享各自经营情况,尤其是在融资需求方面的迫切问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最新金融政策导向、牛奶产业扶持政策、加强养殖企业提质增效等方面给予建议指导。

  今年,在奶牛产业15条、6条跟进措施的基础上,我区接续出台“稳发展促转型”纾困7条政策措施,统筹各类涉农资金3.37亿元支持奶产业发展,对良种繁育、生鲜乳收购、饲草收储等环节给予重点支持,确保奶业稳定发展。引导银川、吴忠两市设立奶业贷款担保基金4000万元,为22家奶牛养殖场担保贷款8500万元;全面推广设施产权确权颁证抵押贷款政策,为全区150家养殖场新增授信6.96亿元,有效缓解了养殖场经营压力。

  “邮储银行网点遍布城乡,我们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与牛奶产业相关企业高度契合。近年来,我们构建‘一产业一方案’,量身定制差异化金融产品,有效破解了农村地区融资门槛高、资金供给不足的困局。”自治区政协委员,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峰说。面对当前我区奶产业迫切的金融需求,陈峰现场响应,提出了“政府+银行+担保+协会+企业”多方协同发力、共渡难关、共谋发展的金融共赢理念。他说,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牛奶产业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这一番话如同“定心丸”一般,让在座企业代表们心中踏实了许多。

  目前,在两位自治区政协委员牵头下,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区五市奶企、养殖场走访调研,拟加大宁夏奶企新增授信额度,重点用于支持奶牛养殖场青贮收储工作。“这次达成的合作协议,是政协搭台、委员合作的重要成果,为牛奶产业解了燃眉之急。我们协会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会员企业与邮储银行紧密对接,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解决青贮收储难题。”李宏伟说。

  政协搭台不是终点站,是加油站。这场由自治区政协牵线的“双向奔赴”,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产业链最需要的地方。(记者 张红霞)


【责任编辑】: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