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理论研究
如何实现在凝聚传播共识上有更加积极广泛的新样子
2020-09-09 08:16:41   来源:华兴时报

  王 征

  全区政协系统正在开展的“新时代新使命新样子”学习讨论活动,其中“在凝聚传播共识上有更加积极广泛的新样子”,就是要在重视建言资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凝聚和传播共识,切实担负起把中共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各族各界群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结合学习讨论活动,笔者浅谈对“如何实现在凝聚传播共识上有更加积极广泛的新样子”的理解与思考。

  深刻理解凝聚共识的内涵

  什么是凝聚共识?从政协是统战组织这一根本特性来说,就是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从广义上说,在协商中,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接受党和政府的主张是凝聚共识;党和政府采纳并集中大家的意见建议,体现在国家大政方针中,也是凝聚共识。在政协内部,把共同目标作为奋斗动力源和方向标,是凝聚共识;面向社会,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解读好,也是凝聚共识。在方法上,通过有效的说理说服,增信释疑,解开界别群众的思想疙瘩,是凝聚共识;在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方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克服极端,也是凝聚共识。从本质上说,人民政协及其实行的协商民主就是以“凝聚共识”为目标的民主,协商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增进共识、促进团结。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政协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凝聚共识的重要途径。以往我们认为,协商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在看,凝聚共识虽然一定要以解决问题作为基础和依托,但政协的主要功能还是通过协商凝聚共识,推动政党部门解决问题,或者帮助党政部门落实决策。政协做凝聚共识工作的目标要求,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人民政协要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这既是对凝聚共识的具体要求,也是凝聚共识的实现路径。

  准确把握政协要凝聚哪些方面的共识

  共识的范围很广、层次很多,政协应着力凝聚和传播的共识,一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致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团结奋斗的最大思想政治共识和最大公约数,是一切参加政协组织的单位和个人的政治基础。这一层面的共识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已经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主要通过加强学习不断巩固。二是“如何举好旗、走好路”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以及法律法规过程中需要形成的共识。三是在具体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及法律法规过程中,在一些具体政策和工作方法层面需要形成的共识。当前,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特殊形势下,多做强化引领、凝聚共识的工作,尤其要引导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深刻认识党的决策部署,客观积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相关问题,坚定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作为西部民族地区政协,应把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作为政治使命,深入宣传阐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教育引导界别群众、化解矛盾问题,促进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积极探索政协怎样做凝聚传播共识工作

  做凝聚共识工作,必须不断建立完善制度机制,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载体,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出成效来。

  第一,思想引领是凝聚共识的前提和基础。思想引领工作做得好,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越牢固,凝聚的共识就越广泛,就越能汇聚起为共同目标奋斗的磅礴力量。抓住用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就抓住了政协思想政治引领的核心要义。要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讨会的引领带动作用,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常委会学习讲座、机关领导干部学习会、委员学习座谈会等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要求,探索推进“书香政协”建设,大力倡导开展读书活动,通过经常性、制度性的学习和思想政治引领,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工作。

  第二,广泛凝聚政协委员的共识。凝聚共识,首先是在履行政协职能的过程中实现的,要改变把履行职责简单等同于对政策制定提出意见建议、单向发力的状况,建言资政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教育、凝聚共识的过程。坚持把围绕协商议题开展集中学习作为履职活动的必须环节,列入协商活动程序,通过学习加深理解、准确把握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力求做到不学习就不调研,不调研就不协商,调研不深入也不协商;协商议政中,增强委员和党政部门之间、委员和委员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使各项履职活动真正“议”起来,在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中凝聚共识。其次,开展以凝聚共识为主要目的的参观活动,把学习教育同履职实践结合起来,既注重点上的走访参观、又开展充分的内部交流,通过感受新成就增强认知认同、广泛凝聚共识;完善规范谈心谈话、走访看望委员制度,沟通思想、反映情况、交换意见,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凝聚共识,难在“凝聚”、重在“共识”。凝聚共识不是无区别的强求一律,而是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不是单向度的灌输说教,而是互动式的协商讨论;不是表面的附和敷衍,而是内心的深刻认同;不是快餐式的立竿见影,而是长期性的润物无声。要摒弃视不同意见为添乱、把强加于人作共识、将沟通商量当麻烦等错误观念,以道交友、以诚待人、以理服众、以商求同,不断通过加强学习明共识、协商交流聚共识、团结-批评-团结增共识。

  第三,积极面向社会传播共识。就是要发挥每个政协委员的作用,深入界别群众和基层,有的放矢做好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增进团结的工作,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厚植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对此,一方面积极创新凝聚共识的载体,完善委员大讲堂工作机制,探索开展“网上委员大讲堂”,组织委员发挥专长优势,在各界群众中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探索拓展委员联系群众的渠道,建设更具专业特色的界别委员工作室,更好地收集社情民意;建立更接地气的委员联络小组,组织好在本辖区生活工作的委员,就近就便听取群众意见;探索专委会联系社会组织,作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渠道。通过更加积极广泛地凝聚传播共识,切实担负起“凝聚起来”和“落实下去”的政治责任。

  (作者单位: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研究二室)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