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政策保驾产业护航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自治区政协委员为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支招”
2020-05-12 10:00:48   来源:华兴时报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将在今年变成现实。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吹响我区脱贫攻坚决战冲锋号。报告提出,“紧盯底线任务,打好重点战役,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该如何精准发力?如何补齐脱贫攻坚短板?怎样攻克贫困最后堡垒?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就此提交提案,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献策出力。

  政策组合拳加码 夯实脱贫攻坚成果

  贫困县摘了帽、贫困户脱贫后怎么办?这是群众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少自治区政协委员正在研究的问题。

  自治区政协委员范文杰认为,要仔细研究疫情后防止返贫的各种可能性,并根据对应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稳固我区的脱贫成果。今年,自治区政府批准同心县、原州区、海原县3个国家贫困县和红寺堡区1个自治区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区还有1.88万贫困人口,仅剩西吉县4340人没有脱贫,占全区剩余贫困人口的23%。

  “3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的通知》,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确保贫困劳动力优先返岗复工。希望我区用好中央政策,对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进行摸底,有针对性地指导外出就业。”范文杰建议,为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特别是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水管员等公益岗位、集体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等优先安排贫困对象上岗,为贫困户创造就业增收。对于尚未脱贫的西吉县及刚刚脱贫的同心县、原州区、海原县等地,要优先保证当地农民的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等方面优先使用这些贫困地区的劳动力。

  自治区政协委员张保东建议推广“防贫保”,作为“扶贫保”的补充,精准解决“刚脱贫人口及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口因病、因灾致贫返贫怎么办”的焦点问题,为巩固脱贫工作成果,控制贫困增量筑起一道“拦水坝”,从根本上斩断穷根,解决因病、因学、因灾等五大因素致贫返贫难题。

  他认为,根据目前的返贫监测预警数据显示,主要有两类返贫风险较高人群,一是已经脱贫摘帽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一部分在左右摇摆,可能因灾、因病、因产业、因市场出现返贫问题。二是在国家贫困线附近的边缘人口,有一部分人存在致贫风险。2016年起,我区保险业先行先试,探索将保险机制引入精准扶贫,创新推出2+X“扶贫保”菜单式产品。2016年至今,宁夏“扶贫保”已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赔款2.45亿元,共有10.77万人(次)从中受益。

  张保东建议,我区成立防贫保险领导小组,负责防贫保险的政策制定、组织协调、资金筹措、监督指导。扶贫办与保险机构合作,委托保险机构具体负责防贫保险工作的实施,利用其人员优势、机构优势、网络优势等,负责非持续稳定脱贫户、非贫困低收入户的防贫核查、防贫救助资金的支付等经办服务。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利用大数据主动发现防贫信息,乡镇(街道)、村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开展核查、评议等工作,政保合作、三级联动,共同筑牢防贫保护墙。

  持续推进产业扶贫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对于贫困群众来说,不仅要脱贫,还要继续走在致富路上,奔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的关键措施。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毫不松懈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自治区政协委员杨玉洲说,产业扶贫已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模式和有效途径。但是,目前我区产业扶贫工作存在指导规划不够到位、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薄弱、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他建议,强化政府引导,县(市、区)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市场前景,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产业规划,注重产业培育,推行“一个产业、一套人马、一个规划、一个方案”工作机制。深入落实自治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关要求,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经营主体与建档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积极构建“新型经营主体+建档立卡户”产业扶贫模式,支持贫困户参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组织,让小农户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规模化生产,让现代农业发展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鼓励动员农业科技人员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围绕产业建一批专家服务团和科技服务工作站。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做好技术攻关,解决种养殖(植)业技术难题,特别要做好良种选育推广,确保品种优良,优质高效。

  自治区政协委员黄华建议,认真持续做好“有土”“离土”两篇产业文章。在“有土”产业方面,围绕全区发展规划,突出优势产业,加快完善高端肉牛“六大体系”,建设一批产业基地,推广应用一批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并通过企业把农户组织起来,让农户接得上市场需求、跟得上企业标准,转变传统分散的经营方式,发展相对稳定的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充分发挥好公用品牌效益,推行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包装的运作模式,打好特色牌、扶贫牌,推动“农超对接”、与中高端市场对接,提升全区特优农产品的竞争力、影响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离土’产业有基础、有优势,也是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的一条主要路径。”为此,黄华建议精准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经纪人带动能力,择优培育一批劳务中介公司和经纪人,加强指导、规范管理,有重点地给予政策支持,逐步增强带动能力引导群众有组织的外出务工。建设劳务基地,建立多工种、多形式、组团化的劳务输出机制,引导群众有方向的外出务工,提高劳务输出效率。

  (记者 张红霞)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