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讨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还需继续发力。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周晓涛提交《关于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提案》,为确保我区2020年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目标提出建议。
提案认为,近年来,我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强化监管执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有一些根源性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政府类投资工程项目历史性欠账和社会投资类工程项目欠款问题比较突出,源头性欠薪等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是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要原因。由于工程转包、合同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比较多,职能部门监管有待加强。餐饮服务、设施农业、枸杞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用工量较大且流动性强,部分农民工维权意识薄弱,因不能提供相关证据资料,致使劳动报酬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维护,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还时有发生。此外,多部门联合治理、跨地区执法协作等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农民工工资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周晓涛说。针对以上问题,为确保我区今年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目标,建议进一步落实治理责任,各级政府及行业监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健全完善举报投诉、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应急处置、拖欠主体责任追究等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清欠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断完善劳动保障、项目主管、司法等多部门综合治理联动机制,加大对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项目的监管力度,推动工程建设等领域欠薪问题得到根本性治理。
建议强化治理措施,规范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落实工程施工过程结算、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各项政策措施,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加强源头性欠薪案件治理,严肃查处虚假招标、串通投标、挂靠承包、违法发包分包、层层转包、建设资金不到位、拖欠工程款等源头性欠薪行为。加大欠薪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的要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机结合起来,依法打击并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发挥刑法对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威慑作用。公安机关要提前介入,主动配合,坚决打击因欠薪引发危害公共治安秩序的恶性、群体性治安案件,切实稳定社会秩序。
此外,建议完善法规制度,在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适时制定地方性法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用法规制度堵塞漏洞、破解拖欠难题,坚持依法治理,强化依法监管,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治化之路和长效机制。
(记者 张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