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将垃圾分类“一分到底”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聚焦垃圾分类
2020-09-18 08:34:38   来源:华兴时报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也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垃圾分类看似是小问题,实则关乎大民生。垃圾分类工作好不好,直接关系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高低。

  今年,农工党宁夏区委会、自治区工商联和自治区政协委员孙瑛、马保相、马铁军、李焕民等积极关注垃圾分类工作纷纷提交相关提案,并案为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从推行举措细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补短板、完善垃圾分类设置等方面纷纷建言献计。

  从四个环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近年来,我区各地虽然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自治区政协委员孙瑛指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关键环节缺一不可。“我区有些地方在垃圾收集是‘一桶收集’,即便是居民将垃圾分类后也因收集设施不完善而扔进一个桶里。”

  针对目前生活垃圾分类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孙瑛在《关于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提案》中指出,我区各地在垃圾运输环节当中,已基本形成了由环卫中心统一运输的格局,但实际上只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垃圾等大类进行划分运输,尤其是在生活垃圾运输当中,从家庭到社区之后,有的往往也是“一车”全拉走,直接造成垃圾分类工作“前功尽弃”。我区相继建设了多个垃圾综合回收利用厂区,但因工艺、设计能力等问题,不同县区在垃圾处理环节仍然存在“一烧了之”的问题。

  “实行生活垃圾分车运输机制,即可循环利用垃圾与不可循环利用垃圾实行专车进行运输,杜绝片面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就统一拉运的问题。”孙瑛建议,今后各地配置垃圾运输车时,可直接采购不同颜色车辆,推行没有达到分类收集的不运输,倒逼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扎实开展。在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当中,要科学选定工艺先进、理念超前的企业参与地方建设,凡是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企业要勇于排除。针对垃圾分类处理,引导社会投资方助力拉长产业链条,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将已处理过的可循环利用垃圾交由下游产业形成新的业态,实现循环利用绿色发展。

  自治区政协委员马保相建议,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从源头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不仅可以将“错位的资源”循环利用,还可以大大减少后期处置费用,减少占用土地、焚烧烟气、渗滤液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影响,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对垃圾分类回收,要有一种打‘持久战’的决心,在回收环节上,要把垃圾分类的标准细化,程序细化,列出详细的清单。”自治区政协委员马铁军建议,要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鼓励居民积极进行垃圾分类。对每个社区及各个自然村逐一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培训,对所有垃圾运输车进行监督,对载运垃圾的工作人员专门上岗培训,杜绝垃圾运输环节存在的混装现象,确保分类垃圾分类运输。

  网格化管理  助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近年来,随着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迅速增加,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垃圾的收集处理已成为困扰农村建设的一个棘手问题,处理好农村垃圾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自治区政协委员李焕民在调研中发现,我区农村垃圾处理水平落后,垃圾转运不及时,垃圾长期堆放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由于垃圾成分的复杂化和长期简单堆放,易产生恶臭物质,垃圾堆放场成为多种微生物、病原菌的繁殖场所,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进而威胁人类的健康。”李焕民介绍,我区农村面积大,人口分散较广,部分村组未配备垃圾设施,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存在垃圾无人清理、无人收集装运等问题。农村垃圾处理主要采用焚烧和填埋方式,垃圾处理方法落后,致使垃圾严重污染环境。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但是实际上相当部分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整体环保意识较为差、价值观念滞后、生态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要因素。

  “农村垃圾处理需要法规进行保障,政府发挥推动作用,通过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的领导机制、目标、内容、方式等,规范村民行为规范,并为健全农村垃圾处理体制提供法律保障。”李焕民建议,建立“四色动态”网格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环境卫生网格化“1+11+N”管理制度,形成由政府镇长、各村(社区)主任、各村民小组组长为监督员,网格员为保洁员三级网格化管理,从根源上解决环境卫生整治难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类型档次,给予不同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和目标任务。强化宣传,营造垃圾综合利用的氛围,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村庄卫生环境的整治。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给村庄分级,激发各村(社区)的好胜心,间接培养村民“以干净整洁为荣、以脏乱不堪为耻”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须建好配套设施

  据统计,201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9.58%,人均垃圾日产生量超过1千克,成为世界垃圾产量第二大国,银川市日产生活垃圾约为1500吨,且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

  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在《关于加大配套措施建设 处理好城市生活垃圾的提案》中指出,城镇垃圾污染问题逐渐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成为影响生产生活的限制性因素。目前,我区垃圾分类存在前端和后端两方面的问题,前端是居民环境意识相对薄弱,多年来已经形成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和投放的习惯,导致分类不到位;后端则是环卫部门分类收运系统建设滞后,再加上生活垃圾总量大、种类多、回收利用不对等,造成我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效果差强人意。

  建议采取有效方法,鼓励、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投放,解决垃圾分类的前端问题。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加大垃圾末端处置设施配套建设力度,解决垃圾分类后端问题。采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通过发电、堆肥、焚烧、分选回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目的,确保彻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杜绝二次污染。培育专门从事城市垃圾处理的科研机构,实现从引进技术、吸收技术、再到创新技术的不断飞跃;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设备生产能力、高标准运营管理水平的生活垃圾处理企业;建立生活垃圾处理培训基地,对各项目人员和运营经理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垃圾处理行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建设大型垃圾发电项目,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围城问题。

  与此同时,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在《关于规范宁夏生活垃圾处置管理的提案》中建议,在自治区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引领我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探索建立社会化分类和专业化分类并行的模式,在推进全社会参与生活垃圾治理活动的同时,鼓励利用先进技术及设备进行专业化的处置。进一步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置系统建设,其中可回收物的循环回收利用、有害垃圾的专业化处置、其他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应该采取成熟、低成本技术,并逐步形成体系,建立分类运输机制,破解垃圾运输难题。

  (记者 王 茜)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