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多点发力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文明新时尚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获答复
2021-01-12 13:57:15   来源:华兴时报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是“大事”,更是一件“非常难”的“简单事”。办好垃圾分类这项民生“关键小事”,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2020年,农工党宁夏区委会、自治区工商联和自治区政协委员孙瑛、马保相、马铁军、李焕民等积极关注垃圾分类工作纷纷提交相关提案,并案为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从推行举措细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补短板、完善垃圾分类设置等方面纷纷建言献计。提案得到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高度重视,对提案建议进行了专题分析和研究,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走细走深走实。

  加大宣传引导 解决垃圾分类“前端”问题

  “据统计,201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59.58%,人均垃圾日产生量超过1千克,成为世界垃圾产量第二大国,银川市日产生活垃圾约为1500吨,且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自治区工商联在提交的《关于加大配套措施建设 处理好城市生活垃圾的提案》中写到,我区垃圾分类存在前端和后端两方面的问题,前端是居民环境意识相对薄弱,多年来已经形成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和投放的习惯,导致分类不到位。该提案建议从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垃圾分类指导,出台相关鼓励居民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措施,引导广大市民行动起来,积极参加并自觉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行动,让“放错位置的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孙瑛在《关于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提案》中建议,持续加大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力度,培养分类投放习惯,这其中要建立从学校到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机制,力争使家庭成员中每个阶段的群众都养成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对垃圾分类回收,要有一种打‘持久战’的决心,在回收环节上,要把垃圾分类的标准细化,程序细化,列出详细的清单。”马铁军建议,要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鼓励居民积极进行垃圾分类。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提案答复中表示,2017年以来,我区坚持“全民动员、科学引导,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探索试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组织各地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百场万人”志愿宣传活动和“进家庭、进小区、进校园、进公共场所、进机关”的五进宣传活动,广泛进行垃圾分类宣讲。依托银川市8处垃圾分类展示馆,环保酵素、手工皂制作体验展示中心,绿色蔬菜有机肥实验基地、5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等,定期组织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市民等进行参观学习。

  我区还通过主流媒体和公交车载视频、宣传栏等平台进行全方位宣传,制作了垃圾分类投放指南、课外读物、垃圾分类歌曲,组织废旧物品手工制作比赛、垃圾分类运动会、趣味游戏等一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宣传30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5万余份,“垃圾换物”兑换活动1000余场。

  完善配套设施 推动垃圾分类高质量发展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须建好配套设施。自治区工商联在提案中指出,我区垃圾分类存在的后端问题则是环卫部门分类收运系统建设滞后,再加上生活垃圾总量大、种类多、回收利用不对等,造成我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效果不理想。提案建议我区相关部门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加大垃圾末端处置设施配套建设力度,解决垃圾分类后端问题。

  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在《关于规范宁夏生活垃圾处置管理的提案》中建议,在自治区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引领我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探索建立社会化分类和专业化分类并行的模式,在推进全社会参与生活垃圾治理活动的同时,鼓励利用先进技术及设备进行专业化的处置。进一步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置系统建设,其中可回收物的循环回收利用、有害垃圾的专业化处置、其他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应该采取成熟、低成本技术,并逐步形成体系,建立分类运输机制,破解垃圾运输难题。

  提案答复介绍,近年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推动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处理系统,加快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2004年起,各市县陆续开始征收垃圾处理费,近三年共计征收1.38亿元,全部用于支付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费用,切实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全区现已建成投用垃圾填埋场19个,设计总库容1591.5万立方米,剩余库容732.58万立方米;餐厨垃圾处理厂5个,处理能力每天600吨。

  目前,固原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封场项目、中卫市第二垃圾填埋场项目、贺兰县建筑垃圾处置项目、红寺堡区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工程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初步谋划“十四五”时期城市垃圾处理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25.3亿元。

  建设发电厂

  解决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随着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迅速增加,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垃圾的收集处理已成为困扰农村建设的一个棘手问题,处理好农村垃圾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李焕民在调研中发现,我区农村垃圾处理水平落后,垃圾转运不及时,垃圾长期堆放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影响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村垃圾处理主要采用焚烧和填埋方式,垃圾处理方法落后,严重污染环境。

  自治区工商联在提案中建议,充分利用国家垃圾发电项目补贴政策,加大对生物质发电厂的支持力度,制定自治区垃圾处理费的补贴,寻找有效方式方法,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压缩,统一运送到生物质发电厂,鼓励支持我区生物质发电厂充分利用垃圾发电。

  “垃圾焚烧发电属于生物质发电,我区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要采用流化床燃烧技术,垃圾处理彻底、过程洁净。”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建成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2个(银川市、吴忠市各1个),处理能力每天3000吨,政府给予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补助每吨55元至66元,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围城问题。

  (记者 邓 蕾)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