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惠民生暖民心 助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自治区政协委员呼吁全社会更加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2023-03-24 09:14:35   来源:华兴时报

  随着我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受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影响,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等工作仍旧任务艰巨。今年自治区两会上,自治区政协委员们提交提案,建议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广大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优化服务 持续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

  “10年来,我国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健全,教育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人社部等部门深度参与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据了解,残疾儿童被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城市无障碍设施日益增多,各类交通工具有了残疾人通道,残疾人友好型城市正逐渐形成。”自治区政协委员穆风梧说,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残疾人事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事业。

  “残疾人事业的最高境界就是融入与共享,其中,残疾人就业是融入社会、享受共同社会资源的重要渠道。”穆风梧在《关于加强残疾人教育、就业、心理健康服务的提案》中建议,加强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监察,依法监督用人单位,扶持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搭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产品和服务展销平台。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职业院校、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开展“一对一”服务。大力开发适合残疾人岗位,让残疾人上岗就业,不断提高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

  自治区政协委员罗海波认为,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增强残疾人自身“造血功能”。积极挖掘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解决“零就业”困难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为鼓励残疾人增强自身就业能力,帮助实现就业创业。通过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到企业就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罗海波在《关于取消或延长残疾人安置就业后停止享受低保发放的提案》中建议,残疾人安置就业后持续发放低保,或延长“救助渐退”期限,对于在册残疾人低保对象从实现初次就业或再就业之日起,给予3年至5年时间渐退期,为残疾人低保对象提供一个平稳的心理适应期和保障过渡期,切实增强残疾人就业意愿。对于年平均收入在3万元以下残疾人以及精神、智力类残疾人在其就业后继续保留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以增加其家庭收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用情投入 多渠道多形式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我在自治区残联工作,经常与残疾人打交道。经过多年呼吁,如今大家对残疾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自治区政协委员马如林说,特别是随着各项扶残助残政策出台,残疾人事业发展迅速、变化巨大。

  这种变化来源于国家对残疾人康复、教育、文化、就业等方面的巨大投入,也来源于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氛围逐渐浓厚。马如林表示,近年来,我区各级财政、税务、残联等部门将残保金征收与税收、财政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残保金征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起到有力促进作用。特别是2022年,我区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十项行动”,实现残保金征收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双增长”。2022年我区残保金征收总额突破3.3亿元,同比增长38.7%。

  马如林在《关于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提案》中建议,按照残保金征收管理职能分工,建议由各级财政部门牵头,税务、残联部门配合,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编办、人社、巡视、审计、检察等部门联合参与,以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残保金征收的“杠杆作用”,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为让残疾人享受更多便利,寻求到更多自身价值,穆风梧说:“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衔接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加大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扶持力度、残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对符合资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学生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素质教育给予资助。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符合实际的体育场馆、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让残疾学生可以享受身体康健、无障碍阅读、心理疏导等服务。加强残疾人职业院校基础建设,实施必要的无障碍环境改造,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相应专业人员,满足残疾学生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训需要。”

  自治区政协委员马海伦谈道,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口2004万人,我区有听力残疾人9.31万人。其家庭和政府为听力残疾人的抚养、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要支出更多的费用。建议将听力残疾人婚前和孕前基因检测纳入婚检项目以及医保报销范围,实现对听力残疾人的生育指导,从而有效防止和控制遗传性耳聋发生。加大听力残疾预防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耳聋基因的认知度,对育龄期听力残疾人进行耳聋基因知识宣教并做好登记,重点关注。 (记者 王 斌)


【责任编辑】: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