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第十一届委员会 -> 常委会议
激发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的内生动力——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议综述之四
2019-07-04 10:10:10   来源:华兴时报

 激发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的内生动力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议综述之四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6月27日,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议小组会上,常委、委员们围绕提高脱贫质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主题,深入展开讨论,不断凝聚共识:物质上的贫困贫一时,精神上的贫困贫一世。故而,在稳定可持续脱贫问题上,“扶志”“治心”显得尤为重要。

      树榜样 “单纯说教”不如“身边人讲身边事”

  “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普遍不足,一些贫困群众对贫困习以为常,总是为贫困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自治区政协常委汪敬说,有的贫困户习惯于“被扶贫”,把政府扶持的项目、资金和物资当成“免费午餐”。在小组会上,他讲述了调研中的一些所见所闻。中宁县太阳梁乡是移民乡,有7个行政村,每村有100多户贫困户,其中有10%的贫困人口不愿出去打工。当地村干部反映,梁水村有1000多人,乡政府积极协调这些移民到附近的天元锰业等企业上班,但只有60多人愿意去,有的干了不到一个月就跑回来了,主要原因是不愿意上班受约束。

  “身边的榜样看得见、学得来,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活教材。”在对部分贫困群众“恨铁不成钢”的同时,汪敬也给出了解决之道,“应在贫困地区村级党组织中开展‘我脱贫我光荣’脱贫示范户评选活动,村村树立脱贫致富示范户,广泛宣传,并加大对脱贫典型的表彰力度,发布脱贫光荣榜,用榜样力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和斗志,让贫困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榜样。”

  “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村民们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在典型引路的同时,实行正向激励。”自治区政协委员马晓红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她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方式方法,采取更多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比如可通过小品、说唱等文艺演出,致富经验分享会、故事会,或者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观念,自立自强。

       活脑子 “送钱物”不如“出点子指路子”

  出身无法改变,但道路可以选择。谁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帮扶的人可以扶一段路,却不能扶一辈子。

  “大部分贫困户家庭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的现象,其中30岁以上仅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很大比重。受文化程度低影响,贫困人口普遍缺乏劳动技能。”自治区政协常委邹俭伟说,从长远而言,没知识没文化无法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致富,只有通过知识扶贫,激活、触发贫困群众的思想,以精神文化铸魂,以思想道德润心,才能激发其强大的内生动力。为此,他建议,参照老年大学等继续、持续教育形式,以乡村为单位,或利用村级讲习所等,开办乡村学校,传授文化知识、教授科学技术,提振贫困农民发展的信心。

  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有知识、懂技术,才能有能力、有信心,简单地“给钱给物”,一段时间,扶贫效果明显,但长远来看,难免“摘了帽子又会戴上”“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银川市西夏区政协常委贾效东说,现在,大部分的贫困户都能自觉地从行动上向党中央看齐,愿意脱贫,也愿意为了脱贫去吃苦受累,这样的贫困户,我们愿意去帮扶他们,也相信他们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目前,多数地方政府发动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包户帮扶”贫困群众,这个过程中,仅简单地停留在“给钱给物”层面,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而言,或许“有害而无益”。

  “帮扶应转向‘扶志扶智’,干部职工信息广、文化高,为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搭桥铺路子’有优势,要带动贫困户的脑子活起来、思路跟上来,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增进发展意识。”贾效东认为。

      铺路子 “授鱼”眼前不如“授渔”长远

  特色产业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了条件,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由此可见,产业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必须通过产业来实现。

  自治区政协常委何晓勇说,“百企帮百村”活动中,自治区工商联的经验就是要搞清楚贫困的原因,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提振信心,增加“造血”功能,助力脱贫攻坚,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

  自治区政协常委潘志军接着话题分析说,“治病需治本,治贫需治根”,有规模、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虽然参与到了扶贫攻坚的行列中,但因企业对扶贫点的情况和定位不够明确,又因农民“只看眼前利益”的短期意识,导致帮扶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亏损,使贫困户失去了投身产业的信心。

  自治区政协常委杨彦聪认为,帮助贫困人口增强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一定要激发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传统的输血式的扶贫方式,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很难在贫困地区起到拔掉穷根效果,而且容易形成‘等靠要’思想,所以必须加大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力度。新型的扶贫工作,就是从输血型转向造血型。”

  他介绍了自己企业的经验:“这方面呢,我们企业的做法是,在项目开发中根据关联的项目,按照贫困员工的技术特长,工作技能进行排练。根据他能干什么就鼓励、帮助他去干什么,参与小的项目服务,铺好路子,能干啥干啥、能做好啥做啥,只有这样才能帮他们树立信心,帮助贫困员工更好地脱贫。”

  自治区政协常委贺耀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通过智力扶贫,找准内生动力的发展路径。各界扶贫力量要加强融智服务,变“送钱、送物”为“送经验、送技术”。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获得市场需要的生产能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努力在扶贫产业规划、产业培育、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尤其要做好市场研究,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重点解决好销路问题。帮助贫困地区创新建立有效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资产收益扶贫等模式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助力解决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

  委员们一致表示,如果只强调外部帮扶而不注意内生动力,不注意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旦外部帮扶力度减弱,已经脱贫的群众很可能再度返贫,所以激发内生动力是实现长久脱贫的重要举措,只有通过树榜样、活脑子、铺路子来摒弃“等靠要”思想,提振“精气神”,才可持续脱贫、持续致富。          (马敏 杨亚楠)





【责任编辑】: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