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提案
关于推动宁夏红色旅游发展的提案
   来源:宁夏政协

宁夏的红色文化基因源远流长。早在1926年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宁夏特别支部筹建并先后在各地成立学生会、农会、工会等群众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展革命斗争。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宁夏和1936年红军西征转战宁夏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宁夏留有足迹,红军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建立了6个县级红色政权。毛泽东在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的伟大诗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享誉世界。解放战争时期,宁夏的党组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大西北解放,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一页。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向全国人民发出了“长征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的伟大号召。这些都是宁夏重要的红色资源,有重要历史地位。红色旅游是国家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由于种种原因,宁夏的红色旅游发展不尽如人意。宁夏的红色旅游文化怎样讲好红色故事,对于传承革命文化、发展自治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问题:
    (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力度不足

宁夏的红色旅游景区点多由遗址遗迹、纪念碑、纪念园、纪念馆等组成,观光内容静态文物和文字的陈列和展示多,缺乏更深入地体验性,产品资源较单一。偏重南部山区,中部、北部地区的许多红色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多数处于待开发和未开发状态,部分红色旅游资源因年久失修或缺少关注而濒临毁坏。

   (二)红色旅游体制机制不完善
    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没有科学设计宁夏红色旅游线路,将区内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红色旅游文化的旅游带。缺乏综合性、复合型红色旅游线路。除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等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有知名度外,其他红色旅游资源少为人知,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宁夏的红色旅游线路与国家设定的旅游线路和网络存在脱节现象;自治区的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不完善,管理人员不足和部门交叉管理。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生存基本依靠财政拨款,导致景区过于被动发展,竞争力大大被削弱。
    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不足

近年来,江西、贵州、陕西省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大力引入优质民营资本,培育和发展红色培训、红色旅游产业。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赣南(瑞金、于都)红色教育基地,遵义红色教育基地,延安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等各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和大量红色培训机构相继建成,这些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带动了旅游产业、酒店业、餐饮业、红色培训服务业、特色农业的发展。2019年,全国各地到井冈山红色旅游和参加红色培训的人数高达2000多万人次,赣南(瑞金、于都)地区接等旅游和红色培训人数达1500万人次,遵义地区接等旅游和红色培训人数超过4000万人次,延安地区接等旅游和红色培训人数超过7000万人次。为当地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自治区政策制定等原因,人为限制了宁夏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培训机构建设发展,宁夏的红培教育始终只能做到“送出去”,无法做到“请进来”,更谈不到通过发展宁夏的红色教育培训事业,带动全区旅游发展和产业升级。

2018年,江西省旅游总收入8145.1亿元,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占比达28.95%;宁夏旅游总收入291.9亿元,其中红色教育培训收入基本没有;相比把红色培训教育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江西等省份,宁夏差距巨大。




【责任编辑】:宁夏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