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提案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提案
   来源:宁夏政协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享受,更愿意体会田园生活,乡村旅游行业正在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在农村发展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生产积极性、拉动农村GDP增长、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筑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发展乡村旅游也加强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民素质,发展了乡风文明,使农村的道路、水电、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行业意识和经营能力也得到显著增强。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快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解决现在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的现状,也会吸引一批具有创业热情和创业经验的人们来到农村进行发展与创业,带来资金与精英团队来带动乡村的发展和振兴,在增加就业创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存在问题:一是文化资源挖掘不深,缺乏知名品牌。尽管一些地区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并没有真正结合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一村一特”“一域一俗”的风格,很难形成竞争优势,缺乏资源吸引力。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即使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进行了开发,但是在开发过程中没有统一规划,通常是各地为政,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这些都必然制约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文化品牌的建立。

二是村民参与感不强,缺乏环保意识。乡村旅游的实践中,村民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村民的自身素质一般较低,同时他们的经济收入也很难适应高质量旅游项目的开发要求,村民们通常只从事简单的经营活动和娱乐表演等,对更高层次的规划和管理,村民通常显得力不从心。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其中的村民普遍存在内部争利的现象,不良竞争时有发生,导致游客体验和景观质量下降。同时,在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过程中,环境破坏的现象经常出现,一些乡村在开发旅游项目时,村民缺乏环保意识,只顾眼前利益,砍伐树木、破坏草原、污染湖泊等使得不少乡村旅游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生态魅力,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原生态传统文化造成了重大损失。

三是产品同质化明显,缺乏鲜明特色。一些地方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各地区形成自己的旅游特色提供了基础,但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给绝大多数游客留下“千村一面”的感觉,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多集中于观光、垂钓、餐饮、采摘等,产品特色不强、水平低下、品味不高,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多层次和高品位的需求,缺乏对游客的市场吸引力。此外,对乡村旅游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使得各地所建立的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项目具有高度的雷同性,建设功能布局相当不合理。

四是服务质量不高,缺乏科学管理体系。村民或企业主是主要的经营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解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大多缺乏相关旅游专业知识,同时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与教育,很难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来发展乡村旅游,整体的接待水平较低,乡村旅游层次不高,服务质量很难满足游客需求,顾客满意度降低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以村民为绝对主体的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者,尽管对游客热情真挚,但是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容易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影响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乡村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旅游部门、农业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上的协调性较差。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套完整的适应其特点的管理机制与体制,但是由于过去缺乏对乡村旅游的重视,影响了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建议:一是促进产业融合,构建乡村旅游发展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产业体系的构建。乡村旅游要突破传统的单一产品和业态的范式,主动融入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中,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提升和利益链的完善。应该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契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实现乡村地区的一二三产业低度融合向高度融合发展,逐渐构建起包括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民宿、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生态旅游和乡村文创在内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不断整合农业产业资源、不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全产业链价值。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一定要走一体化经营的道路,要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不断提高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二是深挖文化特色,培育乡村旅游品牌体系。以科学的方法和务实的举措去打造品牌,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吸引城乡居民到乡村休闲消费。依托地域文化特色,不断优化、创新休闲农业农事节会活动的打造思路和方向,丰富活动内容形式,打造精品乡村旅游产品及路线,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

三是提升环保意识,打造乡村旅游生态体系。应该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绿色、有机、环保”三个关键词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不是简单地对乡村旅游服务设施进行投资与建设,而是应该深入挖掘乡村原有的社会、资源、文化和生态价值,确保乡村旅游资源独特的乡村文化原真性,打造乡村旅游生态体系。按照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清洁乡村和宜旅乡村的绿色目标,在以人为本和绿色环保为指导下使乡村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将乡村的生态内涵和绿色韵味充分体现出来,使乡村的生态特色和绿色优势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是创新发展理念,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体系。乡村旅游产品可以加大科技植入、艺术设计和创业开发。具体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采用现代科技实现农业用具、农业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建立起具有乡村特色的各类农业博物馆;建立具有当地乡村特色的农产品主题园,游客在观赏的同时可以获得农业科技相关知识;利用生物技术创新农产品外观,提高其观赏性和体验感;还可以将书法、美术、音乐等艺术元素融入到农产品开发过程中。另一方面,不断加大乡村文化创意的开发,实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升级。将乡村具有的民间戏曲、乡村舞蹈、仪式、乡村风俗、民间传说、乡村文学等各种乡村艺术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形成乡村旅游产品的艺术文化特色,增强对游客吸引的力度。


【责任编辑】:宁夏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