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清洁能源 走“绿色崛起”之路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献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2021-07-16 09:06:55   来源:华兴时报

  一座座巨大风车追光逐日,一片片水电枢纽拦河蓄能……现如今,驾车疾驰于宁夏大地,随处可见汇聚着人类智慧结晶的新能源基地。这块热土,正沐浴着自然风光和雨露的恩赐,生物科技点石成金,清洁能源转换电能……清洁能源正在突破技术关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2020年,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自治区将清洁能源产业纳入九大重点产业,推进自治区清洁能源产业一体化配套发展,让清洁能源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自治区政协委员纷纷献智,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多份提案内容涉及清洁能源。委员们结合本职工作、分析调研实际,用心为助推我区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光伏+”照亮移民致富新道路

  自治区政协委员李立在《关于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示范区”的提案》中提到,随着碳中和的要求及光伏平价时代的到来,新能源进入产业调整及大发展期,尤其是光伏产业已进入后光伏时代。

  “红寺堡区是我区最大的安置移民区,也是新能源项目聚集地,自治区明确提出,要把红寺堡区创建成‘全国异地搬迁移民脱贫致富示范区’。”自治区政协委员王宁说,红寺堡区应当提前站位布局后光伏时代新能源产业发展及新业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引领,着力培育新能源服务业产业发展,以现有新能源电站的智能运维为基础和支撑,带动增加当地就业和提振经济;携手和引进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等有技术、有热情的公司,逐步开展新能源大数据中心、电力交易、绿碳交易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通过3年至5年培育发展,将红寺堡区打造成中国新能源应用示范成果输出、技术输出、“运维蓝领工人”输出的新能源应用示范基地,推动红寺堡区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李立建议,依托国家电网“数字新基建”任务,积极争取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在红寺堡区建设“宁夏新能源大数据中心”;以电站智能运维带动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发展,增加当地人口就业;以新能源智能运维产业为依托,建立新能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大力培育运维蓝领技工职业教育培训产业发展,面向全国培养输出高素质新能源运维蓝领技工,用3年至5年实现每年培养输出新能源运维技术工人5000人次,基本解决红寺堡区产业就业问题,让“新能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成为红寺堡一张亮丽的名片。新建500万千瓦至700万千瓦光伏电站,夯实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基础,同时,筑巢引凤,建设红寺堡区“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区”,为红寺堡强区富民打下坚实基础。

  让清洁能源技术惠及千万家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交《关于加快推广绿色能源技术的提案》,提出,中深层地岩热供暖技术,作为一种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其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应在我区推广使用,让清洁能源技术惠及千家万户。

  据介绍,中深层地岩热供暖技术利用地层中普遍存在地温梯度,通过钻机向深度2000米至3000米、温度70℃至90℃的中高温岩层钻孔,在钻孔中安装密闭的金属换热器,将地下的热能导向地面供热。通过与冷却水塔等冷源端的结合,还可以实现夏季空调制冷。这一“井下换热,取热不取水”的技术,对自然环境干扰小,不受场地、气候条件制约,安全稳定、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无废气、废液、废渣排放,既能克服太阳能技术容易受天气的影响,又能很好地解决浅层土壤源热泵热补偿不平衡导致“冷坑”问题,还可以避免水源热泵抽取地下水容易受到政策禁止的不利情况。宁夏中深层地热非常丰富,已探明的有银川平原地热田、牛首山-罗山冲断带地热田、双井-楼房沟断裂带地热田、庙山湖地热田。但地中深层地岩热利用技术在宁夏刚刚起步,社会认知度还不够,一次性前期投入也比较高,相关支持配套政策体系尚未建立,政策叠加效应还未显现。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议,自治区将此技术列入自治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指导推广目录、列为自治区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作为减少冬季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之一,参照陕西西咸新区的经验,成立由国资、绿色发展基金、社会资本等共同设立的清洁能源供暖投资公司,解决大型或区域清洁能源供暖项目的投资和运营问题。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实施一批示范项目,给予示范项目每平方米供热面积80元至100元的奖补或配套资金。给予科技重大项目立项支持,不断提高我区清洁能源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技术水平。

  自治区政协委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关注清洁能源产业,聚焦光伏、风电、水电、氢能等领域,提出“多能协同、零碳供热”“加大我区粉煤灰利用处置力度”“引导有条件的发电企业利用富余电能电解制氢。”等多条意见建议,积极为加快开发、高效利用、创新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贡献政协力量。 (记者 张玉香)


【责任编辑】:包瑞